一節節文明禮儀課堂的廣泛開展,讓文明融入學習生活、融入青少年心中。一件件“紅馬甲”活躍在大街小巷,讓文明在稚嫩的提醒聲中傳遞、在真誠的笑容中彌漫。當前,為扎實推進銀川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興慶區依托“文明實踐 七彩假期”公益暑托班,多措并舉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文明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同學們,在校園里,我們是文明的學生;在家庭中,我們是文明的孩子;在社會上,我們就是文明的使者、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模范小公民...”在銀古路街道友愛社區的“文明實踐 七彩假期”暑托班,大學生志愿者王川奇和徐奇龍精心準備了一堂“講文明,樹新風,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課,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學習更多的文明禮儀規范。
“為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我們在暑托班的推進建設中,不但開設文明禮儀課程,同時還根據轄區特色在課堂上穿插國學教育、家風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感受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迸d慶區團委書記王喆說。
自開展“文明實踐 七彩假期”暑托班以來,大新鎮東城人家社區的大學生志愿者每天帶領孩子們誦讀半個小時國學經典,孩子們各抒己見,交流討論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在志愿者老師的指導下體會傳統經典的魅力,汲取和傳承良好的家風,以孩子帶動家庭,積極動員廣大家長踐行文明美德,不斷提高城市的優良風貌。
此外,興慶區文明辦、團委致力于把暑托班課堂和生活大舞臺有機結合,組織青少年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實踐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深受文明熏陶。
掌政鎮的“文明實踐 七彩假期”暑托班組織學生為村道兩邊的樹樁“穿新衣”,藍天、白云、草地、大海、沙灘等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出現在樹樁上,大家盡情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為城市環境美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興慶區還依托興慶區青年志愿者協會,大力組織暑托班的青少年開展“大手牽小手”志愿服務活動,讓孩子們走出課堂、深入社區,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使文明意識更加入腦入心。利群社區的丁嘉蔚作為”小小志愿者“參加了不少志愿活動,他說,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為文明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如今,在興慶區大街小巷、社區農村的角角落落,一顆顆德育種子已經深埋廣大青少年心間,大手小手相牽,大家以實際行動鞏固提升銀川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不斷增強青少年的獲得感與幸福感。